当代孝行--第五届“中华孝亲敬老楷模”

作者: 时间:2016-12-28

马玉禄:引领山西“敬老文明号”

马玉禄,男,41岁,山西省,民营企业董事长。

马玉禄是山西省和顺县敬老公益典范。他做企业目光高远,事业有成;做慈善不图虚名,脚踏实地为老年人办实事。截至目前,他先后为敬老事业、贫困老人、“三老”人员、贫困学生、残疾人、“三联五帮”、抗震救灾、新农村建设、文化传媒、红色旅游等捐款达2600余万元,极大地促进了当地老龄事业的发展。他先后被授予山西省“老龄信访工作先进个人”、山西省“劳动模范”、晋中市“老龄工作先进个人”、“敬老爱老楷模”、“十一五”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和和顺县“十大孝星”、“公益事业典范”等荣誉称号。他所在的天凯集团连续两年被评为和顺县“最具社会责任心企业”,今年又获山西省首届“敬老文明号”殊荣。

刘仁平:赡养孤老不讲血缘

刘仁平,男,46岁,贵州省,农民。

刘仁平靠杀猪挣钱维持生活,却无私赡养了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7名孤寡老人。他还帮助村里特困、伤残、无劳动能力的老人送物、送药、帮他们种地、收割庄稼。15年间,他对他们,不是亲儿胜似亲儿;他们对他,难言感谢泪千行。可他却说:“谁都会有老的一天,如果没有人收养、帮助这些老人,他们的生活怎么办?假如我们今后老了呢?”这就是刘仁平收养老人最简单的原因,朴实无华的话语更显现出了刘仁平高尚的人格。老人们一提起刘仁平,都会深情地说:“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女,也不见得有这么好!”为了老人,刘仁平几年都没穿过新衣服。目前,为收养更多的孤寡老人,他正在筹建敬老院,让更多的老人能得到照顾。他的善举被媒体广泛报道,社会反响热烈,他本人也被评为“贵州省十佳好儿女”。

齐景海:心里装着全县老人

齐景海,男,53岁,河北省魏县县委书记。

齐景海作为县委书记,不但孝敬自己的父母,心里还装着全县的老年人。他身体力行关心老年人的疾苦,经常看望五保和困难老人,问寒问暖,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,倾心为全县老年人服务。他关注民生、关心老龄事业,不断结合当地实际,开创老龄工作的新局面。坚持加大财政投入,筹措资金835万元,实现了乡乡建有敬老院,从根本上解决了10余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。他还想办法改造、扩建县医院,方便老人看病。他提出“依法治县”和“德孝治县”相结合,在全县干部中广泛开展德孝主题教育,引导全县人民以实际行动孝亲敬老助老。在齐景海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下,如今的魏县已形成了浓厚的尊老敬老助老氛围。他被誉为“敬老县长”,“孝行书记”,全国老龄办评价他是“尊老的楷模,敬老的典范”,并将他的事迹编印成书。齐景海曾获得“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”,受到回良玉副总理的接见。

成建礼:倾力回报先辈长者

成建礼,男,49岁,陕西省,民营企业董事长、慈善基金会长。

成建礼办企业事业有成后,决心担当企业社会责任,回报社会、回报家乡、回报先辈长者,并设立慈善基金。从2002年开始到2012年10年间,他向奉贤慈善基金先后投入6000万元。他要管一村人的养老,给全村59位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生活补助金直至终老,仅此一项每年捐款达14万元。成建礼把孝亲敬老升华成为一种大孝,把助人为乐升华为一种境界。他经常回家看望慰藉孤寡、病残、贫困老人,投资400万元修建了老年活动中心,并为村里修公路、打井、电力线路改造等,造福父老乡亲。他将孝道敬老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,传承给每一个员工。他多次带领公司员工慰问敬老院五保老人,送去毛毯、水果和日用品等慰问品。他不仅关爱老人,从汶川、玉树抗震到潼关洪水救灾,以及身边的公益事业,无不出现他的身影。在广袤的三秦大地上,成建礼“尊老、敬老、助老”无私奉献的善举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热心人士,尊老、敬老、助老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。

许大卉:背着病父上大学

许大卉,女,24岁,安徽省,大学生。

许大卉出生时,母亲已经是一位间歇性智障病人,父亲辛劳种田养活一家三口。2012年,父亲不幸突发脑溢血,导致偏瘫。许大卉把母亲托付给亲戚和邻居后,把行动不便的父亲带到了学校,希望能兼顾学业和父亲的康复。她每天清晨5点钟就起床买菜,帮父亲洗脸刷牙、活动手脚、准备早餐。为防止父亲一个人出意外,她连背带扶把父亲往教室挪,10分钟的路她需要1个小时来完成。下午她勤工俭学赚取生活费,回去后还要准备晚饭。睡前她帮父亲做康复,父亲安睡后她才复习功课,日复一日。在她眼中,照顾父亲就是幸福;背着父亲就是撒娇。生活如此艰辛,她仍担任班级的团支部书记,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。她的事迹感人至深,获得了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”、“全省自强自立优秀青年”称号,入围了“中国年度大学生人物候选人”。

陈三英:最大的幸福是护理老人

陈三英,女,54岁,江西省,敬老护理院护理员。

陈三英自1983年从事老龄护理工作以来,一干就是29年。她始终以爱心护老人,将孝心献老人。无论春夏秋冬,还是酷暑严寒,不管是孤寡老人,还是残疾弱智,她都一视同仁,有时老人大小便失控,屎尿撒一床,她不怕苦和累、不嫌脏和臭,一遍一遍地为老人擦洗身子,一次一次地为老人更衣换被,不厌其烦,不顾劳苦,精心照料,默默承受,无私奉献。平时在敬老院,她从饮食起居、打扫卫生、铺床叠被、洗澡更衣,到寻医问药、下地种菜、饲养猪鸭,从无怨言。从她身上,我们看到了一位普通护理员的爱心、孝心、热心、精心和恒心。她先后护理了130余位老人,亲自送近百位老人离世。她常说:“爱老人就是爱自己,用爱心、孝心、热心护理老人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。”

陈利丹:诠释民政厅长的爱老情怀

陈利丹,男,58岁,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厅长、老龄委副主任。

敬老要从孝亲做起。陈利丹非常孝敬他年迈的父母亲。作为民政厅厅长,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是他的执政理念。他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广西老龄事业发展,诠释了民政厅长的老龄工作情怀。陈利丹发挥职能作为,亲力亲为,狠抓了广西老龄工作机制建设,全区老龄事业健康协调发展。他突出重点,着力抓好老年人社会保障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老年人优待等工作。“十一五”以来,广西累计投入10多亿元资金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。到2011年底,全区共建成各类收养性养老服务机构1446家,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404个,五保村9165个。每年专门安排1000多万元扶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,还专门拨100万元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买意外伤害保险。协调多个部门出台“老年人优待规定”,为老年人提供多方面服务,在广西实行老年优待“一卡通”,惠及600万老人。作为全国人大代表,陈利丹积极提出加强老龄工作的建议,受到温总理的重视。

阿力木江:大爷大妈的“好儿子”

阿力木江•买提托库提,男,维吾尔族,50岁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,监狱管理局干部。

铁东社区的大爷大妈们都说他是“大家的儿子”,他也从不辜负这个称呼。近10年来,他每个月都拿出两成工资捐给社区,还把自己的奖金全部捐出去,先后捐款5万余元用于帮助社区的老年人和困难户。每逢节日他都购买面粉、清油、羊肉等慰问品对社区各族孤寡老人、老党员,贫困户、低保户、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慰问。除此之外,他还长期资助照顾着铁东社区的两位低保户老人,为老人发慰问金、买新衣服、打扫卫生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,他还开车将两位老人拉到红光山游玩。三八节还为老人买礼物。老人每次见到阿力木江都拉着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。2010年,他被评为自治区“民族团结模范”,并在北京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。2012年,中央电视台《新闻联播》和《焦点访谈》栏目播出了他的先进事迹。

拉朶:一心一意为老人

拉朶,男,37岁,藏族,青海省,敬老院院长。

拉朶爱岗敬业,全身心投入到为孤寡老人服务的工作中。经拉朶努力协调,民政部门大力支持,拨款330万元新建了敬老院房舍,安装了暖气管道,维修了院内花园,使敬老院面貌焕然一新。经过拉朶院长的不懈努力,孤寡老人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大为改善,五保老人的补助供养水平年增加46万元,每人提供医疗费15元。每天为老人们提供可口的配餐,为老人们购买价值6万多元的鞋、帽、衣物,每人每月还发50元零用钱。设置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心,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。拉朶说他的工作就是一心一意为老人服务。他多年如一日,起早贪黑,从不嫌脏累,和工作人员一起给老人喂饭喂水、翻身洗脚、端屎端尿,精心照顾护理老人们。老人感到敬老院温暖如春,称赞院长拉朶“不是亲人胜似亲人,不是儿女胜似儿女”。到敬老院之前,拉朶还捐赠5400多元,资助10名孤儿完成义务教育。

莫广珍:二十八年的模范院长

莫广珍,女,海南省,敬老院院长。

莫广珍在敬老院当院长至今,28年来,以院为家,克服重重困难,默默承受着命运的考验与生活的挫折,用瘦弱的肩膀承担着生活无情的重压。1985年她接手管理敬老院,而就在这时,多年来相濡以沫的丈夫因意外工伤去世,留下几个尚小的孩子。一边是孩子,一边是敬老院的老人,她毅然扛起了责任,撑起了整个家。建院初时,16位孤寡老人让她操碎了心。住在低矮的房屋内,生活环境条件简陋不堪,每天全院的生活用水供给,都得靠莫广珍徒步到3公里远的村庄挑水,连续挑了7年。她以院为家、敬老如宾、甘于奉献,一共照顾过120个老人,收养过17个孤儿。莫广珍悉心照顾敬老院老人的事迹在社会上广为传颂。在她多年艰难的努力下,目前,一座全县面积最大、床位最多、服务质量最好的花园式敬老院已投入使用。

 

Copyright (@) 德州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学校地址: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大学西路566号(104国道北)邮政编码:253023